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三湖村作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千万工程”试点村,持续在三湖古渡黄河生态旅游业上发力,全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黄河至近”三湖村。(摄影:卜娜)
好水好景好古渡,美“食”美“客”美三湖。踏入三湖村,一幅清新宜人的乡村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一幅幅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红色主题墙绘,让这个宁静的村庄洋溢着浓郁的革命气息,成为别具一格的“露天红色课堂”,新建的村史馆格外显眼。未入馆内已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气息,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三湖村往昔岁月的大门。
“2023年建的村史馆主体,2024年7月份进行的室内装修、布置,到目前为止全部完工。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收集黄河文化资料,红色革命老区的历史文物资料,来逐步完善三湖村的村史馆,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三湖村党支部书记乔六小说。
“黄河至近”三湖村。(摄影:卜娜)
乌拉山镇三湖村是乌拉特前旗离黄河最近的自然村,素有“黄河至近”之称。三湖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渡口曾是连接包头绥远、伊盟陕北、后套银川以及后草地蒙古的重要水旱码头,彼时,一座浮桥是大河两岸往来流通的唯一通道,三湖古渡由此得名。凭借着这样独特的区位优势,三湖村在历史上就以“黄河红拐子鲤鱼、黄河虾”为招牌,开启了鱼宴生意,渔村也逐步有了雏形。然而,三湖村土地少且盐碱化严重,面对这些困境,乌拉山镇积极行动,紧紧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契机,深挖城郊独有的区位资源优势,以“黄河至近、三湖古渡”为品牌,聚焦“党建+古渡文化+乡村生态游+农渔美食”深度融合,精心打造集红色文化、古渡文化、生态体验、美食文化等为一体的“沿黄乡村文旅休闲村”,带动餐饮、住宿、研学、采摘等多产业发展。目前,三湖村建成50亩葡萄基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30多个,2024年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30万元左右。
“黄河至近”三湖村。(摄影:卜娜)
“我镇三湖古渡渔村紧靠黄河,借助这个区位优势,并且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发展渔家乐、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在村内建设村史馆、红色驿站、打造红色小院以及配套相应附属设施等,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将三湖村打造为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农牧与产业相结合的城市近郊休闲观光旅游区。2025年还计划打造一片花海,让游客来了可以打卡拍照,这样我们三湖村就越来越美,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乌拉山镇政府副镇长杨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