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扎根红色沃土 绘就时代新卷 ——中国党建画院张文祥率队考察白山鸭绿江创作基地
来源:刘东霞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5-08-12 | 19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深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2025年8月6日至9日,中国党建画院院长张文祥率考察组赴白山市浑江区龙山湖风景区,就拟成立“中国党建画院白山鸭绿江创作基地”开展实地调研。中共浑江区委宣传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白山市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考察,政企联动共绘红色艺术发展蓝图。



  作为当代红色主题美术创作领军者,张文祥1961年生于西安干部家庭,自幼深耕中国书画。1989年资助第七届全国美展70万元,1996年任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主席期间斥资四千多万元主编六十余部国家级重点美术专集,2008年为汶川地震义捐1200万元,彰显强烈社会担当。身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创作的《大美秦岭》《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长卷,以笔墨勾勒民族精神,成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统战部指定国礼,被联合国历届秘书长及193个成员国元首收藏。其策划的“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等二十余国艺术巡展,获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题词,作为联合国代表大会全球唯一画家代表,用艺术为中国文化赢得国际话语权。

踏访红色沃土,锚定创作源泉

  考察组沿鸭绿江流域深入龙山湖风景区、七道江会议旧址、抗联密营遗址等红色地标。站在龙山湖畔,望着奔流的中朝界河,张文祥感慨:“鸭绿江是承载‘保家卫国’记忆的精神纽带,既是抗美援朝后援地、东北抗联疆场,也是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红色基因,是艺术创作的 ‘活教材’ 。”

  在七道江会议旧址,考察组聆听“四保临江”战役历史,对革命史料保护给予高度评价。张文祥指出:“艺术创作唯有扎根历史现场,才能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鸭绿江流域从抗联‘林海雪原魂’到志愿军‘家国赤子心’的红色资源,为主题创作提供不竭灵感。”



共话基地蓝图,凝聚协作共识

  座谈会上,浑江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基地拟选址龙山湖风景区,占地15000平方米,现有2000平方米建筑可改造为创作室与展厅,紧邻331国道,且北京至长白山高铁即将开通,全程仅三个半小时,将大幅便利艺术家往返。周边红色遗址与长白山余脉交相辉映,具备“沉浸式创作”优势。

  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白山市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从资源整合、跨领域合作角度提建议,愿深度参与基地运营。张文祥表示感谢,强调:“中国党建画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组织百余场红色艺术活动,汇聚顶尖创作力量。此次拟建基地绝非简单布局,而是要打造‘扎根革命老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红色艺术高地。”

  据介绍,基地定位为集主题创作、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展览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既为艺术家提供驻地创作条件,也将开展党性教育与青少年红色美育,让红色艺术成为思政教育生动载体。



擘画红色未来,赋能地方发展

  双方就“画院主导、地方协作”运行机制达成共识:画院负责创作规划、活动组织,地方承担场地维护与资源协调,形成“艺术+党建+文旅”融合格局。

  张文祥展望,基地将通过三大路径助力地方发展:联动七道江会议会址等场馆,丰富全域旅游红色内涵;吸引艺术家驻留,带动文旅消费与产业升级;通过展览巡展,让浑江红色故事走向全国,强化“红色文化高地”品牌。



  此次考察为基地成立奠定坚实基础。考察组对浑江区红色资源与协作诚意充分肯定,计划挂牌时同步举办“鸭绿江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相信在各方协作下,这片红色沃土将成为红色艺术创作新高地,让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丹青中永续传承,为吉林振兴注入深厚文化动力。(撰稿:刘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