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拉善盟航空嘉年华”首场旅游推介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 2018第二届环燕羽山国际越野挑战赛在延庆柳沟举办
  • 第十四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中国·敦化2018金达莱采风节”在金达莱花谷开幕
水清岸绿景美文化兴!两河“牵手”在德州
来源:德州文化旅游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3-11-17 | 400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9日下午,记者站在齐河县马集镇潘庄的黄河堤顶路上,视线穿过引黄闸,可以看到奔流不息的黄河,沿着廊道道路向北,有黄河第一驿站、白墙青瓦极具古风韵味的民宿……这里是德州“两河牵手”工程起点。

  “游客可以在潘庄民宿体验乡村风情,再到文化展厅观看黄河文化展示,步行两分钟之内可以到黄河岸边,领略黄河的风景和文化氛围。”马集镇副镇长宋宝福看到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路。

  从德州南端齐河县潘庄引黄,黄河水沿着渠道,在滋养了德州8个县(市、区)的土地和人民后,从武城县四女寺流入大运河。黄河、大运河对德州意义非凡,塑造了德州城市格局和文化理念,德州也是少数黄河、大运河交汇的地方。德州依托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创造性提出启动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即“两河牵手”工程:利用现有基础,通过实施两河水系连通、两河连通景观廊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旅游基础设施等十大项目,实现黄河和大运河在水利、交通、文化、旅游和生态等方面全面连通,水文旅融合打造“两河文化”展示地,形成“水上游、岸上行”的文旅休闲新场景。

 

  “两河牵手”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引黄济津工程,利用原有河道和新建渠道,实际上已经连接了黄河、大运河。近两年来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黄河水是重要水源。如今,全长130公里的“两河连通景观廊道”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条绿道建成后颇有看点。”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洪利介绍,绿道建设包括车行道、骑行道、步道和绿化,不仅为全市增加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大道,还为自行车、马拉松等赛事提供比赛场地,沿岸布设的景观,更是为德州添加了超多打卡点。“计划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不仅建设好滨水道路系统、景观绿化系统,还要将沿线重要的文旅节点穿珠成链,展现水清、岸绿、景美、文化兴的整体风貌。”

  


  在此基础上,一张“现代水网”也正在铺开——总投资32.1亿元的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总投资6.1亿元的德州市城区河道美丽河湖、总投资2.1亿元的德州市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均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德州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表示,德州立足一个“通”字,优化水网总体框架,编制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和全域水系连通3年行动计划,以5大干流、1500条支流、20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用水系把两条文化大河连通起来,力争让每条干流成为水经济、水生态、水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带,未来将形成“五湖四海兴安德、四水三廊润州城”的格局。

  11月8日,武城县四女寺镇运河边,运河老人志愿服务宣讲队又“开讲”了。所讲故事里有运河的变迁、文化、人物事迹,在大运河的衬托下更显生动。东侧的“两河牵手”四女寺景观节点正在施工,四女寺镇党委副书记唐阳告诉记者,“一共谋划了15个项目,统称‘一镇一寺三洲’,运河文化将得到进一步沉淀,运河故事更有讲头了,文旅融合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当前,德州“两河牵手”各项工程建设全面开工,齐河县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加紧建设,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禹城市大禹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文旅融合项目正在稳步提升;德城区的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漕仓遗址、小锅市运河聚落、滨水文创园、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等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预计2025年大运河德州段文化遗产系统将得到保护与初步呈现,沿运河生态廊道基本建成。

  “站在文明的角度来看两条大河,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源出同流、遗产共生、空间交叠,德州实施‘两河牵手’,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不仅让缺水的城市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会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促进作用,实现生态与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德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德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