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阿拉善: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来源:阿拉善融媒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3-12-05 | 1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30日,记者走进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传习所展厅,看到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展品整齐摆放,这些作品经图样设计、剪裁、贴布、绕线、堆制、缝制等十九道工序制作而成,有立体感,不易变形,能够长久收藏。

  这里的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阿拉善盟国家级非遗项目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自治区级传承人陶格日勒及其徒弟们的心血。

马鬃绕线堆绣唐卡



  “我制作马鬃绕线唐卡非遗项目已经十多年了,这项技艺一个人做不行,得传授给更多的人,大家一起保护传承好这个文化瑰宝。”陶格日勒说。截至目前,陶格日勒已经累计为700多名农牧民、下岗人员、残疾人等进行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免费培训,帮助近60人实现就业。



  近年来,阿拉善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注重发挥非遗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功能,创新表现和传播方式,使多彩非遗充分吸收现代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引人入胜的时代芳华。



  记者来到蒙古象棋传承基地阿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看到小棋手们在蒙古象棋课上展开对弈,他们沉着冷静、落子果断。

  蒙古象棋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博弈游戏,集趣味性、知识性、开放性、竞技性、艺术性为一体,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蒙古象棋



  多年来,蒙古象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那日来致力于蒙古象棋的传承保护工作,组织成立阿拉善盟蒙古象棋协会,常态化开展蒙古象棋公益培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蒙古象棋纳入阿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课程。

  “2013年,我们将蒙古象棋纳入课堂教学,十年来已经培养了1000多名蒙古象棋选手。除此之外,我校还开设了沙力搏尔式摔跤、蒙古长调、蒙古鹿棋等十几个传统文化项目课程。”阿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副校长阿拉腾松布尔说,把非遗项目纳入民族中小学兴趣课中,就是希望广大青少年在了解多彩非遗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爱国情怀。



  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军营、非遗进景区……如今,阿拉善长调民歌、萨吾尔登、骆驼骨雕、仿古地毯、马头琴技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成果,一次次走进大众视野,散发出迷人的文化魅力,也讲述着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沙力搏尔式摔跤入选国家“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阿右旗沙嘎游戏项目与额济纳旗非遗进景区活动分别被评为全区“非遗进校园”“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衍生品展销……阿拉善聚焦“活态传承”,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截至目前,全盟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9个、自治区级62个、盟级113个、旗级243个。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位、自治区级88位、盟级292位、旗级771位。

  建立了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文化艺术之乡7个、非遗就业工坊2个、非遗旅游体验基地2个、非遗传习基地2个,以及盟旗各类非遗传承基地66家。

  16个非遗项目入选盟级“名师带徒工作室”项目名录。

  4条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入选自治区级非遗线路。

  现有5个自治区级非遗教育实践基地,4个非遗特色村镇、街区,6个第二批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