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  
  • 文旅融合,让更多游客欣赏到海南黎族织锦之美
  • 出游正当时,门源等您来!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这个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奔赴泗水寻芳华!
中国青海玉树首届“中华水塔”三江源水文化节
直 播 回 放


时间:726日上午8:30


地点:格萨尔王广场


主要内容:活动时长90分钟,此项工作由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玉树州水利局、长江源(可可西里)国家公园管委会、澜沧江国家公园管委会负责完成。

       7月26日上午,在玉树格萨尔王广场隆重举行了中国青海玉树首届“中华水塔”三江源水文化节活动,共同祈愿壮丽的三江源母亲河源远流长、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源头儿女一定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三江源头守护好,把祖国的生态屏障保护好!
       活动现场并举行“三江源头圣水”会水仪式。邀请了一市五县的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带队的源头水代表共同参加会水。全场所有三江流域包括源头及入海口的代表依次敬献“洁白纯洁”的哈达。洁白的哈达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最纯洁神圣的象征,敬献哈达是中华儿女最隆重的仪式。 
 热点新闻
 视频回放
        2019潇洒的康巴人玉树风情城市巡演实况,于7月24日下午2:30在玉树新城主街道举行。
        此项工作由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一市五县人民政府负责完成,州文化馆负责具体指导。
        本次主要内容有各民间传统锅哇、宗教法舞、少儿传统游戏活动、收麦歌、牛鞍舞巡游表演时以边歌边舞的传统形式演出。各表演队根据舞蹈和表演展示的内容可制作相符合的音乐伴奏。各市县舞蹈表演人员、各级传承人、格萨尔马队、民间马队、服饰实物产品展示方队人物模仿或舞蹈表演时要绘声绘色,表演时要积极乐观,展现玉树人特有的豪情以及康巴人盛大狂欢场面。各队表演或巡游时要时刻保持队伍的整齐,场面活跃。在公众场合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玉树康巴儿女积极向上的活跃氛围。

          曲麻莱县、称多县联合举办“黄河之夜”文艺汇演于7月25日晚7:30在格萨尔王广场举行。
          此项工作由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曲麻莱县、称多县人民政府负责完成。   
          主要内容:节目时长120分钟(不含官方议程)具体节目内容,两县政府共同协商制定。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玉树是黄河的源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是水源涵养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和地球之肾。
          黄河源远流长,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奔大海。黄河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屈不折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河,更是 孕育了西北地区精神文明的摇篮。由于黄土高原的沙土 流失,致使各支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7月26日晚7:30 杂多县、囊谦县联合举办“澜沧江之夜”文艺汇演在格萨尔王广场举行。

  此项工作由杂多县、囊谦县人民政府负责完成。主要内容:节目时长120分钟(不含官方议程)具体节目内容,两县政府共同协商制定。

  杂多县素有“澜沧江源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中国冬虫夏草之乡”、“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雪豹之乡”之美誉,有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昂赛地质公园、瓦里神山、喇嘛诺拉神山群、佐青寺、曲玲车等著名旅游景区。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系国际河流,在东南亚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是世界第六大河,全长4909公里。在我国境内长2179公里,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 估测的长度从4200公里到最长4909公里不等。

     7月27日晚7:30,治多县、玉树市联合举办“长江之夜”文艺汇演在格萨尔王广场。主要内容:节目时长120分钟,此项工作由治多县、玉树市人民政府负责完成。
    长江发源地两股源流,像是从牦牛鼻孔中涌流而出,所以,藏语称长江为“治曲”,意为牦牛河。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玉树一侧的格拉丹冬雪山群,冰川形成的冰塔林犹如水景园林,琦丽壮观,涓涓溪流晶莹透明,畅流不息。
    长江南源藏语称“当曲”,北源藏语称“楚玛尔河”。在三大源流之间,还有多条源流,构成了长江源流的扇形水系,三大源流汇成通天河。
    通天河上游的主干流经治多、曲麻莱、称多和玉树四个县汇入玉树县境内的扎曲河。玉树境内的长江源流段称通天河,全长1200多公里。进入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河段,称为金沙江。通天河就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源流。 
玉树传统赛马节
格萨尔文化艺术节
中国青海玉树首届“中国水塔”三江源水文化节
责编:张娜  海宁